一、字义溯源:咏,歌咏、歌颂、赞美
在探讨“咏柳”的“咏”字含义之前,我们开头来说需要了解“咏”字本身的意义,据《说文解字》记载,“咏,歌也,或从口。”这里的“咏”字,其本义即为歌唱、吟咏,在汉语中,“咏”字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歌咏、歌颂、赞美等含义,拼音为“yǒng”,笔划为8,部首为口,繁体字为“咏”,笔顺为竖、横折、横、点、横折钩、横撇/横钩、撇、捺。
二、《咏柳’里面的“咏”:赞美、称道、歌颂
《咏柳》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之手,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这首诗中,“咏”字所表达的含义是赞美、称道、歌颂。
1、赞美:诗人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对柳树之美的赞美之情,柳树高大、翠绿、生机勃勃,成为诗人笔下的秀丽风景。
2、称道: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形态和特点,使读者对柳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歌颂:诗人将春风比喻成剪刀,赞颂春风裁剪出秀丽的春天,柳树在诗中犹如一位经过精心修饰的秀丽女子,展现了诗人对天然之美的赞叹。
三、《咏柳’里面的“咏”:以柳树为题,描绘其特征、神韵
在古诗词中,“咏”字常常用来表示对某一事物的赞美或描绘,小编认为‘咏柳》这首诗中,“咏”字即指以柳树为主题,通过诗歌的形式对其进行赞美和描绘。
1、描绘柳树特征:诗中描绘了柳树的高大、翠绿、生机勃勃等特点,使读者对柳树有了直观的认识。
2、表现柳树神韵: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和特点,传达出柳树所具有的柔美、灵动、生机勃勃的神韵。
四、贺知章其人:唐代诗人,才情横溢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贺知章才情横溢,诗作众多,尤以《咏柳》最为著名。
五、拓展资料
“咏柳”的“咏”字,既包含了歌咏、歌颂、赞美的意思,又体现了诗人对柳树特征和神韵的描绘,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天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才情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