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的年俗 湖北恩施拜年习俗? 恩施过年民俗一、湖北恩施拜年习俗?1、出天行在正月初一黎明开亮口时,由当家人进行。开大门后,择当年历书所记大吉大利路线出行,并不走多远,朝这一路线点香烛放鞭炮,祈求一年平安吉利,此后就可随意出门去各处走动。出天行后,将写有“出行大吉”、“对我生财”的红纸条贴神龛下壁或门上。出天行不带小孩,虽有“童言无忌”之说,但担心天真无邪的孩子说出不好听的实在话,影响一年的运气。2、祭祖敬神出天行后,在正中供有“天地君(国)亲师位”,还要去厨房专门敬灶神,朝门口敬土地神,这是先给祖先和神拜年。城里街上每家没土地庙,就在门口点香蜡烧纸敬屋檐童子和土地神。3、拜年敬神后,请家中老人长辈在堂屋上坐,下置蒲团,按辈分高低依次拜年。如有祖孙三辈,先是父辈孙辈给祖辈拜年,再是孙辈给父辈拜年。如祖辈父辈有多人则依年龄顺序进行,这些下对上的拜年,都在蒲团上叩头行大礼,口里说祝福寿的话,长辈则给下辈说祝愿的话,给小孩儿把红纸包的压岁钱。如老人还没起来,小辈就提蒲团去老人床前拜年。4、破五过了正月初五,生意人则可择吉开张营业,因此称为破五。如果这天日子好,则可开张营业。破五还有一屋意思,过了这天,说话做事不像前几天有那么多的忌讳。5、看新灵家内拜年以后,正月初一这天必须去头年死了长辈的亲友家拜年,实际是给亡人拜年,称为看新灵。去时带腊肉、糍粑、糖食糕点等礼品,香蜡纸烛鞭炮,在亲友堂屋供亡灵的香案前祭拜。主人家这天则设酒宴招待。看新灵只死后第一年进行,除正月初一以外,别的日子都不行,由于亡人为大。二、湖北武穴清明节习俗?每年到清明节的时刻就要给老一背烧香烧纸孝敬老人家三、湖北恩施男人36岁有啥习俗?有过生日的习俗,俗称过本命年生日冲喜四、清明节在湖北省有哪些习俗?清明节在湖北地区主要习俗是给去逝的先人上坟,每年的清明节后都是需要准备,鲜花。鞭炮。供品。到先人墓地上坟。进行哀悼。五、恩施有哪些习俗?独特的哭嫁传统的习俗:土家族人的哭嫁也是特别有意思的,独特的哭嫁传统的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女儿会习俗:女儿节作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每当节假日来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游客来到当地观看女儿会习俗。摆手舞:摆手祭祀的习俗,这个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摆手舞所跳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整体的歌舞都是比较独特。六、湖北习俗?年饭:先放鞭驱邪,天亮前吃年饭,&34;越吃越亮&34;,吃时鱼不能动筷,要&34;年年有鱼(余)&34;。守岁:年饭后全家围炉喝茶聊天,据说这天如果午夜前入睡,鬼魂就会附体。守岁时家里灯都要亮着,午夜一过,家家鞭炮齐鸣(武汉1994年开始禁鞭)。七、怎样评价湖北恩施?我是题主,就说我自己的看法。下面内容都不包括武汉,由于现在这样已经算好的了要均匀进步的话最终只能都烂尾,内陆地区要不是湖北的地理条件出了个武汉那进步会更差。之前不了解的时候觉得恩施这个名字好土,后面刷帖看到有人说恩施这个名字好听,其实并不是很领会后面又了解到恩施这个名字的来历才觉得自己肤浅。 我觉得恩施存在感真的不是很高,进步也比不上其他地方,一般市里该有的物品恩施也没见的都有,恩施是自治州中考自己出题,就出现了泄题事件,好像还不止一次,进修压力就很大。 恩施旅游业我之前也看别人说算进步的好的,这点我没异议,腾龙洞和地心谷都可以去玩一下,有好多我没有看过的物品。我一出生就在山里面,觉得一切都很新奇,别人习以为常的我都不知道,只希望恩施的知名度高了能再进步好一点,周围的乡镇也就能好一点。说起来很自私,我是在为我自己的面子想,但我并不觉得和我一样年纪的没人抱怨过恩施和周边地方的进步低下。好像跑题了,应该没大事吧。 八、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说说你的老家习俗?清明节的文化习俗有祭祀扫墓、标祀、标墓、插柳、荡秋千、踏青、放风筝、蒸制蒿饼、吃青团子、吃馓子、采食螺蛳等。顺带提一嘴,中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清明粿、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我们就挑多少主要的习俗说说吧。  祭祀扫墓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大众亲近天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节融汇天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天然规律的想法。 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阳、清明或冬至扫墓,如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昆明等地方。祭祖除扫墓的&34;山头祭&34;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34;庙祭&34;,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刻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区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节期很长,10日前和8日后皆可扫墓祭祀,有的地方甚至长达一月。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大众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再折几根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接着叩头行礼祭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力推动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社区公祭方式,要求各地积极组织缅怀先烈、追忆历史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殡葬新觉悟、新风尚,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和丧葬陋俗,自觉进行殡葬习俗改革,不断探索文明的祭扫方式。插柳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淮河岸边的寿春(今安徽寿县)岁时说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芜湖古今》记芜湖风俗时说,清明日“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 踏青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大众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大众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壮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其中一个。九、湖北恩施气候?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湿润性气候恩施,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境内年均气温16.2℃。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34;火炉&34;之间,地势呈西北、东北部高,中部相对较低的情形。 截至2021年全州年末户籍人口401.13万人。 97个行政区划单位。市州级单位1个,县级单位8个(含2个县级市),乡级单位88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54个,乡29个(含4个民族乡)。共涉及省级行政区域界线2条,市州行政区域界线2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13条。 截至2021年生产总值1302.36亿元。被称为全球硒都以及荣获2021中国最具进步潜力百佳县市称号。 恩施拥有普通中学173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普通高校3所,独特教育学校8所,境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864个。 土家族牛王节,被湖北省认定为土家族四大民俗节日其中一个。2009年,“牛王节”成为恩施州民族传统节日。 著名民族4A级旅游景区有利川佛宝山、宣恩仙山贡水景区。 春秋属巴国,战国隶属楚巫郡,隋为庸州,清(1728年)为施南府,民国为鄂西行政区,雍正七年(1729年)设恩施县,抗日战争时期为湖北省临时省会,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1981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以恩施县城关镇为其行政区域。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十、湖北恩施海拔?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全境绝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 上。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示着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呈现明显层状地貌。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全州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面积占总面积54.4%,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州户籍人口为397566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其中一个。

赞 (0)
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