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寄丰真州 词《贺新郎’寄李伯纪承相》下片运用的典故。 调寄贺新郎

贺新郎·寄丰真州 词《贺新郎’寄李伯纪承相》下片运用的典故。 调寄贺新郎

词《贺新郎’寄李伯纪承相》下片运用的典故。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作者:张元干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 在北宋灭亡,士大夫南渡的这个时期,慷慨悲壮的忧国忧民的词大众,名篇叠出;张芦川有《贺新郎》之作,先以“曳杖危楼去”寄怀李纲,后以“梦绕神州路”送别胡铨,两词尤为悲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因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再次遭遣,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芦川作此词以相送。 “梦绕神州路 ”,是说我辈灵魂都离不开未复的中原 。“怅秋风”三句,写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特别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此句将南宋局势,缩摄于尺幅之中。下面内容便由此发出强烈的质问之声,绝似屈原《天问》之风格。 首问 :“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 ?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须知狐兔者,既实指人民流离失所,村落空墟,只剥野兽乱窜,又虚指每当民族不幸陷于敌手之时,必然“狐兔”横行,古今无异。 郑所南所谓“地走人形兽,春开鬼面花 ”,让国破家亡之人而视之,此情此景便会产生共鸣,笔者亲历抗战时期华北沦陷的情景,故而被这情景深深感动。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离然分别,悲可知矣!上片一气写成,全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两句,其苍劲有力,字字沉实,作掷地金石之响。 过片便预想别后情景,饯别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一丝凉气 。天上的星儿一眨一眨地出现。“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阳、苏东坡,写“微云渡河汉 ”,写“疏星渡河汉 ”、“金波淡,玉绳低转”,为什么情调如此相似?而对于芦川,悲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显示出了深挚的情感。如以“闲笔”视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晓细品,浅人难得深味矣。 下言写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 ,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难,相距万里 ,想在一块儿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经是不可能的!语云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距离衡阳几许 ?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不但问天之意直连上片,而且痛别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技巧关心民族、社会,纵怀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关切者绝非个人命运得失穷达,又岂肯谈个人琐事。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是此句的依据。 情怀既然这样,何以作词?所谓辞意俱尽,遂尔引杯长吸,且听笙歌。以此豪迈之言借以打发心头之痛,作者用笔如夭矫之龙,不以陈言落套为比。 凡填《贺新郎 》,上下片有两个仄起七字句,不得误以为与律句全同 ,“高难问”“怀今古”,难、今二字,皆须平声(与上三字连成四平声),方为协律。又两歇拍“送君去”“听金缕”,头一字必须去声,此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领会此者已少,合律者百无一二人。故此说明,以示学人。

什么叫版画?它需要些什么绘画工具?

版画:造型艺术其中一个。作者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可有限制地复印出多份不影响其艺术价格的原作。中外最早的版画的形式是木刻复制版画,如我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刻制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等,系由技工根据画家画稿刻印的版画。十八世纪起才开始有画家自己绘稿、自己制版、自己印刷的创作版画。作为造型艺术的版画,是指创作版画。由于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质与制版印刷技巧等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品种。nbsp;独幅版画nbsp;在不经过制版的光滑版面上绘画或刷色,后再拓印为成品的一种版画形式。nbsp;拓片nbsp;直接拓墨在覆盖于凸版版面的纸张上的一种版画形式。如石刻拓片、砖刻拓片等。nbsp;凸版型版画nbsp;受墨在版材的凸面部位,其代表是木版画。其中用油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油印木版画”或“木刻”;用水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水印版画”或“水印木刻”。另有取麻胶、石膏、石块、砖块等为版材而仍用木版画制版、印刷技巧制成的各种凸版型版画。nbsp;凹版型版画nbsp;受墨在版材的凹面部位,其代表铜版画。其中由于制版技巧不同可分为“线刻铜版画”、“干刻铜版画”、“网线铜版画”和“腐蚀铜版画”等。另有取锌版或其他金属等版材而仍用铜版画制版、印刷技巧制成的各种凹版型版画。nbsp;平版型版画nbsp;受墨在版材的表面部位,其代表是石版画。由于制版技巧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石版画”和“转写石版画”等。另有取铝版、锌版等为版材而仍用石版画制版、印刷技巧制成的平版型版画。nbsp;孔版型版画nbsp;又称“漏孔版”,墨色通过有孔眼的版材,漏泄到成品承受面,其代表是丝网漏印。另有以丝网漏印制版印刷技巧而取尼龙网、卡普龙网、金属网及其他网料为版材的孔版型版画。nbsp;玻璃版画nbsp;在玻璃上制版后,再结合摄影技术而为成品的一种版画形式。版nbsp;画nbsp;艺nbsp;术nbsp;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格与地位。nbsp;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nbsp;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nbsp;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进步。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聪明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全球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nbsp;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nbsp;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杰出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nbsp;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细。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nbsp;在欣赏版画近千年进步经过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下面内容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nbsp;1nbsp;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nbsp;2nbsp;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独特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nbsp;3nbsp;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nbsp;4nbsp;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nbsp;聊了这么多,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进步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郑振铎先生曾说:“梨枣图画,为推动文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