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晴好,万象“耕”新。2月8日,在素有“滇

春光晴好,万象“耕”新。2月8日,在素有“滇南粮仓”之称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坝子,广袤水田间一块块嫩绿色秧苗整齐排列,插秧机隆隆作响穿梭不停,一幅田野春耕图徐徐展开,勐海县早稻种植职业正持续稳步推进中。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勐海县早在去年11月27日就已启动育秧,开始布局早稻种植职业,秧苗经过50多天的生长,在1月22日,勐海依布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开始了插秧职业。  “插秧机配合着轨道车运送秧盘,今年的早稻插秧职业进行得很顺利,目前我们合作社育好早稻秧苗5200亩,已完成400亩的插秧职业。”勐海稻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岩扁介绍。作为勐海县的水稻种植大户,稻鑫合作社早已实现水稻“耕、种、防、收”的全经过机械化,大大节约了种植成本,进步水稻种植效率和产量。  据不完全统计,勐海县主要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的合作社包括依布、稻鑫、南儿、福双龙、建军等服务组织目前已完成早稻机械化育秧18080亩,完成机械化插秧2097亩,早稻插秧职业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  “早稻机械化插秧期间我们会持续深入到田间地头,给农户们提供农业技术指导,保障早稻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西双版纳州农田建设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站站长董学成说。  云南网记者林丽华来源:云南网

赞 (0)
版权声明